小孩長牙順序通常為下中切牙、上中切牙、上側(cè)切牙、下側(cè)切牙、第一乳磨牙、犬牙、第二乳磨牙。
乳牙萌出一般從下頜中切牙開始,多在6-10個月齡出現(xiàn)。兩顆牙齒常對稱生長,可能伴隨牙齦紅腫、流涎增多??捎霉枘z指套按摩牙齦緩解不適,避免過度擦拭刺激口腔黏膜。
8-12個月時上頜中切牙陸續(xù)萌出,形成上下切牙對咬關系。此階段需選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面,限制夜奶頻率防止奶瓶齲。牙齒生長期間可能出現(xiàn)低熱,體溫超過38.5℃需就醫(yī)排查感染。
9-16個月期間上下頜側(cè)切牙按序萌出,完成前牙區(qū)排列。幼兒可能因牙癢啃咬硬物,提供冷藏牙膠可減輕牙齦脹痛。注意觀察牙齒形態(tài),異常錐形牙或釉質(zhì)發(fā)育不全需牙科評估。
13-19個月時第一乳磨牙在牙弓后方萌出,承擔主要咀嚼功能。此時應引入顆粒狀食物鍛煉咀嚼力,避免長期食用糊狀食物影響頜骨發(fā)育。磨牙窩溝較深,萌出后建議進行涂氟防齲。
16-23個月犬牙萌出,20-33個月第二乳磨牙完成全部乳牙列。后期出牙可能伴食欲減退,保持飲食清淡補充鈣磷。乳牙列建立后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反頜、深覆蓋等錯頜畸形。
乳牙萌出期間需保證每日500ml奶制品攝入,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。選擇硅膠固齒器滿足啃咬需求,避免金屬鈴鐺等硬物損傷牙齦。定期用紗布蘸溫水清潔口腔,出牙完成后使用含氟牙膏。若3歲仍未長齊20顆乳牙,或牙齒排列明顯異常,應及時就診兒童口腔科進行干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