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腔鏡手術后可通過傷口護理、飲食調整、活動管理、藥物使用、癥狀監(jiān)測等方式促進恢復。
1、傷口護理:
術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潔,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。敷料污染需及時更換,拆線前避免沾水。腹腔鏡切口雖小,仍需預防感染,可遵醫(yī)囑使用碘伏消毒。術后兩周內禁止盆浴或游泳,淋浴后立即擦干傷口。
2、飲食調整:
麻醉清醒后從流食開始,逐步過渡到半流質、軟食。選擇米湯、蒸蛋、魚肉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豆類、洋蔥等產氣食物。術后初期少食多餐,每日5-6次,兩周后恢復正常飲食。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組織修復。
3、活動管理:
術后6小時可床上翻身,24小時后嘗試下床活動。早期行走需家屬攙扶,預防跌倒。兩周內避免提重物、劇烈運動,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??人詴r用手按壓腹部減輕切口張力,睡眠時選擇半臥位緩解腹脹。
4、藥物使用:
按時服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、阿莫西林預防感染。疼痛明顯時可使用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鎮(zhèn)痛藥。根據手術類型可能需要抗凝藥物如低分子肝素,需嚴格遵醫(yī)囑用藥。禁止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。
5、癥狀監(jiān)測:
術后輕微腹脹肩痛屬正常現(xiàn)象,持續(xù)發(fā)熱超過38.5℃需就醫(yī)。觀察排便排氣情況,若72小時未排氣可能發(fā)生腸梗阻。切口劇烈疼痛伴滲血、呼吸困難、意識模糊等需立即急診處理。術后1周、1月需門診復查。
術后恢復期建議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促進腸蠕動,選擇清蒸魚、山藥粥等健脾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睡眠時墊高床頭減輕腹脹,兩周內禁止駕駛或高空作業(yè)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嘔吐、切口流膿等異常情況需及時聯(lián)系主治術后三個月內避免高強度運動或長途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