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中暑可通過保持水分攝入、避免高溫暴露、合理穿著、調整活動時間、及時識別癥狀等方式實現(xiàn)。
1、補充水分:
高溫環(huán)境下人體通過排汗散熱,水分流失速度加快。每日飲水量需達到1.5-2升,運動時每小時補充500毫升含電解質飲品。避免飲用酒精或高糖飲料,推薦淡鹽水、椰子水或口服補液鹽。
2、環(huán)境控制:
當氣溫超過32℃或濕度大于60%時需減少戶外停留。使用遮陽傘、佩戴寬檐帽,室內開啟空調維持26℃左右。車輛停靠時避免密閉空間,兒童寵物不可單獨留置車內。
3、服裝選擇:
穿著淺色寬松棉質衣物有助于汗液蒸發(fā)散熱,選擇UPF50+防曬衣可阻擋99%紫外線。運動時選用速干材質服裝,搭配透氣網(wǎng)面運動鞋保持足部干爽。
4、時間管理:
戶外活動避開10:00-16:00日照強烈時段,采用"20分鐘工作+10分鐘陰涼休息"的間歇模式。重體力勞動者需安排輪班制度,每2小時進入空調環(huán)境休息15分鐘。
5、癥狀監(jiān)測:
早期中暑表現(xiàn)為頭暈、口渴、皮膚灼熱,發(fā)展至惡心嘔吐需立即轉移至陰涼處。發(fā)現(xiàn)意識模糊或體溫超過39℃時,應采用冰敷頸部動脈、腹股溝等部位并緊急送醫(yī)。
夏季飲食宜選擇西瓜、黃瓜等高水分果蔬,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增加代謝負擔。晨間傍晚可進行游泳、慢跑等低強度運動,運動后及時補充含鉀香蕉或運動飲料。隨身攜帶薄荷油、清涼噴霧等物理降溫工具,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每日監(jiān)測血壓血糖變化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乏力或尿量減少時需警惕脫水風險,必要時進行醫(yī)學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