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腫痛可通過甲硝唑、阿莫西林、布洛芬等藥物緩解,通常由牙菌斑刺激、齲齒、牙周炎、智齒冠周炎或外傷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菌藥物:
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,適用于牙周膿腫或智齒冠周炎;阿莫西林作為廣譜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繁殖。兩者需配合口腔清潔,避免長期使用導(dǎo)致菌群失調(diào)。
2、消炎鎮(zhèn)痛藥:
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脹和疼痛,適用于中度炎癥。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疼痛但無抗炎作用,胃病患者慎用非甾體類藥物。
3、局部用藥:
氯己定含漱液減少牙菌斑堆積,每日兩次含漱;丁硼乳膏涂抹患處能殺菌止痛。局部藥物需避開過敏成分,兒童需在監(jiān)護下使用。
4、中成藥輔助:
牛黃解毒片清熱解毒,適合實火型腫痛;一清膠囊緩解牙齦出血。中藥需辨證使用,避免與西藥同服產(chǎn)生相互作用。
5、應(yīng)急處理:
生理鹽水漱口暫時緩解炎癥,冷敷減輕急性腫脹。48小時內(nèi)未緩解或伴隨發(fā)熱需口腔科就診,排查頜骨感染等嚴重病變。
日常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齦緣,減少高糖飲食攝入,定期潔牙清除牙結(jié)石。急性期選擇軟質(zhì)食物如南瓜粥、蒸蛋,避免辛辣刺激。長期反復(fù)腫痛可能需牙周治療或拔除阻生智齒,維生素C補充有助于牙齦修復(f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