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肝媽媽需停止母乳喂養(yǎng)的情況包括乳頭皸裂出血、嬰兒口腔黏膜破損、母親合并HIV感染、高病毒載量活動期肝炎發(fā)作、使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期間。
當哺乳期母親出現(xiàn)乳頭皸裂或乳暈破損伴出血時,乳汁可能被血液污染。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,此時嬰兒口腔直接接觸帶病毒血液會增加感染風險。建議暫停親喂,使用吸奶器收集未污染乳汁,待傷口完全愈合后恢復哺乳。
嬰兒患有鵝口瘡、口腔潰瘍或牙齦出血時,口腔黏膜屏障功能受損。丙肝病毒可能通過破損黏膜進入血液循環(huán),母乳喂養(yǎng)期間需暫停哺乳??蓵簳r改用配方奶喂養(yǎng),待兒科醫(yī)生確認口腔創(chuàng)面愈合后再逐步恢復母乳。
HIV與HCV合并感染存在雙重傳播風險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明確建議避免母乳喂養(yǎng)。HIV病毒可通過母乳傳播,且免疫抑制狀態(tài)可能加重丙肝病情。此類母親應選擇人工喂養(yǎng),并同時接受抗逆轉(zhuǎn)錄病毒和抗HCV聯(lián)合治療。
母親血清HCV-RNA載量超過10^6 IU/ml且伴隨ALT顯著升高時,提示病毒復制活躍。此時母乳中病毒載量可能增高,哺乳會增加母嬰垂直傳播概率。需暫停哺乳并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聯(lián)合利巴韋林治療,待肝功能穩(wěn)定三個月后再評估喂養(yǎng)方式。
使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期間,藥物成分可通過乳汁分泌。利巴韋林具有致畸風險,哺乳期禁用。接受直接抗病毒藥物如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治療時,需查閱藥品說明書確認哺乳安全性,多數(shù)DAA藥物建議用藥期間暫停哺乳。
丙肝母親日常哺乳需保持乳頭清潔,哺乳前后用溫水擦拭;嬰兒定期檢測HCV抗體,出生后18個月進行PCR檢測確認是否感染。飲食宜增加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攝入,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、草莓等水果。母親每三個月復查肝功能與病毒載量,出現(xiàn)乏力、黃疸等癥狀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