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上老繭可通過溫水浸泡、物理打磨、保濕護理、減少摩擦、醫(yī)療處理等方式改善。老繭通常由長期摩擦、干燥缺水、職業(yè)需求、運動損傷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將雙手浸泡在40℃左右溫水中15-20分鐘,軟化角質層促進后續(xù)處理。水中可添加白醋或檸檬汁增強軟化效果,每周重復2-3次。避免使用過熱液體導致皮膚屏障受損。
使用浮石或磨砂膏輕柔打圈按摩繭皮區(qū)域,配合含尿素成分的角質軟化劑效果更佳。操作力度需均勻適度,打磨后立即涂抹凡士林鎖水。高頻使用工具者建議每月處理1次。
選擇含10%尿素、乳木果油的護手霜每日涂抹3-5次,夜間厚敷后佩戴棉質手套加強吸收。持續(xù)使用2周可改善角質層含水量,預防新繭生成。避免含酒精的速干型手部產品。
勞動時佩戴專業(yè)防滑手套,健身使用鎂粉降低器械摩擦。調整握筆、握工具姿勢分散壓力點。鋼琴、吉他等樂器演奏者可用指套保護特定部位。
頑固性繭塊可就醫(yī)采用水楊酸貼片、液氮冷凍或激光削除??赡芘c掌跖角化癥等病理因素有關,通常伴隨皮膚皸裂、疼痛等癥狀。需與胼胝體鑒別診斷。
日常增加三文魚、堅果等富含ω-3脂肪酸食物攝入,配合手部伸展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繭皮脫落期避免強行撕扯,發(fā)現(xiàn)紅腫滲液需及時皮膚科就診。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者建議每季度進行專業(yè)手部護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