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盆腔炎患者應暫停跑步等劇烈運動,可通過臥床休息、抗生素治療、物理療法、心理調(diào)適、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。該疾病通常由細菌感染、鄰近器官炎癥擴散、術后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衛(wèi)生習慣不良等因素引起。
急性期盆腔充血水腫明顯,跑步會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導致炎癥擴散。建議選擇臥床體位引流,采用半臥位減輕盆腔壓力??蛇M行踝泵運動或深呼吸練習維持基礎活動量。
可能與淋球菌、衣原體、厭氧菌等病原體感染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下腹劇痛、高熱、膿性分泌物等癥狀。臨床常用頭孢曲松鈉、多西環(huán)素、甲硝唑三聯(lián)療法,需完成14天完整療程。
炎癥期可采用下腹熱敷緩解肌肉痙攣,溫度控制在40℃以下避免燙傷。超短波理療能促進炎癥吸收,每日1次每次15分鐘,需在醫(yī)療機構由專業(yè)人員操作。
急性期應保證每日2000ml飲水,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、蒸蛋促進組織修復。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、冬棗增強免疫力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盆腔充血。
治療期間每周復查血常規(guī)及CRP指標,癥狀消失后仍需婦科檢查確認附件區(qū)無壓痛。恢復期可從散步開始逐步增加運動量,2個月內(nèi)避免跳繩、快跑等沖擊性運動。
康復期建議選擇游泳、瑜伽等低沖擊運動,水溫需保持在28℃以上。每日攝入300g以上深色蔬菜補充抗氧化物質(zhì),飲用蒲公英茶輔助消炎。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,性生活恢復前需經(jīng)??漆t(yī)生評估。出現(xiàn)腰骶酸痛或異常分泌物應立即復診,避免轉為慢性盆腔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