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腎積水可通過定期超聲監(jiān)測、控制尿路感染、手術解除梗阻等方式干預。該癥狀可能由生理性輸尿管發(fā)育延遲、膀胱輸尿管反流、先天性輸尿管狹窄、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、后尿道瓣膜等因素引起。
約80%的新生兒輕度腎積水與輸尿管平滑肌發(fā)育不成熟有關,表現(xiàn)為腎盂分離直徑10-15mm。多數在出生后6-12個月隨輸尿管蠕動功能完善自行緩解,期間需每3個月復查泌尿系超聲,避免過度喂養(yǎng)增加腎臟負擔。
膀胱輸尿管反流導致的積水需預防尿路感染,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,選擇低磷配方奶粉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尿液渾濁時需及時尿培養(yǎng)檢查,必要時使用頭孢克肟、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抗生素。
先天性輸尿管狹窄可能伴隨嘔吐、生長發(fā)育遲緩,超聲顯示腎盂分離>20mm。確診需進行利尿性腎圖檢查,輕度狹窄可采用輸尿管支架置入術,重度需行離斷式腎盂成形術。
脊髓脊膜膨出患兒合并的神經源性膀胱,典型表現(xiàn)為排尿困難與反復尿路感染。需間歇導尿配合口服奧昔布寧緩解逼尿肌痙攣,嚴重者需膀胱擴大術聯(lián)合清潔間歇導尿。
男性患兒出現(xiàn)的后尿道瓣膜屬于急癥,超聲可見雙側腎積水伴膀胱壁增厚。確診后48小時內需行經尿道電切術,術后需監(jiān)測血肌酐及血壓,遠期可能遺留慢性腎功能不全。
日常護理需保持每日尿量>2ml/kg,母乳喂養(yǎng)者母親應限制鈉鹽攝入。6月齡后可進行俯臥位訓練促進腹腔壓力調節(jié),避免使用束縛帶壓迫腹部。若積水進展伴腎功能異常,需考慮輸尿管再植術或腎造瘺術,術后定期檢測尿β2微球蛋白評估腎小管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