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子活力低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、補充營養(yǎng)素、控制基礎疾病、藥物治療、輔助生殖技術等方式改善。該癥狀通常由不良生活習慣、營養(yǎng)缺乏、生殖系統(tǒng)感染、精索靜脈曲張、內分泌失調等原因引起。
1、調整作息: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會抑制睪酮分泌,建議23點前入睡并保證7小時睡眠。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,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改善睪丸血液循環(huán)。戒煙限酒可減少自由基對精子的氧化損傷。
2、營養(yǎng)補充:鋅元素參與精子生成,每日攝入生蠔、牛肉或南瓜子等富鋅食物。維生素E可通過堅果、深海魚補充,減少精子膜脂質過氧化。輔酶Q10存在于動物內臟,能提升線粒體能量代謝效率。
3、控制感染: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引發(fā)精漿異常,需進行前列腺液培養(yǎng)后使用左氧氟沙星、多西環(huán)素等抗生素。附睪炎患者可能出現(xiàn)膿精癥,伴隨陰囊墜脹感,頭孢曲松聯(lián)合熱敷可改善癥狀。
4、藥物干預:克羅米芬適用于促性腺激素低下者,可刺激睪酮分泌。左卡尼汀能優(yōu)化精子能量代謝,改善鞭毛擺動頻率。嚴重少弱精癥可嘗試注射用尿促性素,提升生精上皮功能。
5、手術選擇: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適用于Ⅲ度曲張伴睪丸萎縮者,顯微手術可保留睪丸動脈。輸精管吻合術能解除梗阻性無精癥,術后6個月精液參數(shù)明顯改善。
日常增加鱈魚、牡蠣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,每周進行3次慢跑或游泳等有氧運動。避免穿緊身褲導致局部高溫,備孕期間遠離輻射和化學毒物。精液檢查前需禁欲3-5天,復查間隔不少于3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