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吸蟲性肝硬化可通過抗寄生蟲治療、保肝藥物、門脈高壓管理、并發(fā)癥處理、肝移植等方式治療。血吸蟲性肝硬化通常由血吸蟲卵沉積、肝纖維化進展、門靜脈高壓、脾功能亢進、肝功能失代償等原因引起。
吡喹酮是首選藥物,能有效殺滅成蟲和蟲卵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規(guī)范用藥。青蒿琥酯或阿苯達唑可作為輔助治療,但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。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糞便蟲卵及肝功能指標。
水飛薊賓可穩(wěn)定肝細胞膜,減輕炎癥反應。甘草酸制劑具有抗纖維化作用,需持續(xù)使用3-6個月。多烯磷脂酰膽堿能促進肝細胞修復,適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。
普萘洛爾可降低門靜脈壓力,需監(jiān)測心率變化。硝酸酯類藥物能擴張血管,與普萘洛爾聯(lián)用效果更佳。食管靜脈曲張患者需接受內鏡下套扎或硬化劑治療。
腹水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,聯(lián)合螺內酯和呋塞米利尿。肝性腦病應使用乳果糖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必要時靜脈輸注支鏈氨基酸。脾功能亢進嚴重者需考慮部分脾動脈栓塞術。
Child-Pugh C級或MELD評分>15分患者需評估移植指征。活體肝移植和尸體肝移植均可選擇,術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。移植前需徹底清除體內血吸蟲感染。
患者應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,每日攝入雞蛋、魚肉等優(yōu)質蛋白不超過1.5g/kg體重。適度進行太極拳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鐘。嚴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藥物,每3個月復查超聲彈性成像和血常規(guī)。出現嘔血、意識模糊等急癥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