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陽可通過多飲水、物理降溫、服用退熱藥、保持休息、監(jiān)測病情等方式治療。初陽通常由病毒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環(huán)境因素、過度勞累、基礎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多飲水:病毒感染后機體代謝加快,水分流失增加。每日飲用溫開水2000ml以上,可加入少量蜂蜜或檸檬片。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或酒精類飲品。
2、物理降溫:體溫超過38.5℃時可采用溫水擦浴、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溫方法。重點擦拭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等大血管流經部位。避免使用酒精擦浴。
3、藥物干預:對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洛索洛芬等解熱鎮(zhèn)痛藥可緩解發(fā)熱癥狀。藥物使用需間隔4-6小時,24小時內不超過4次。胃腸道敏感者宜選用對乙酰氨基酚。
4、充分休息:保證每日8-10小時睡眠,避免劇烈運動或腦力勞動。保持臥室通風良好,室溫維持在22-24℃。午間可適當小憩30分鐘。
5、病情監(jiān)測:每日測量體溫3次,記錄發(fā)熱曲線。觀察是否出現呼吸困難、意識模糊等重癥表現。癥狀持續(xù)3天無緩解需就醫(yī)排查并發(fā)癥。
發(fā)熱期間建議選擇易消化的粥類、面條等主食,搭配清蒸魚肉、雞蛋羹等優(yōu)質蛋白。癥狀緩解后可逐步增加新鮮果蔬攝入,如蘋果、香蕉、菠菜等。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,以散步、八段錦等輕度活動為主。保持居室定期通風消毒,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