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斷裂可能由劇烈運動、外傷、退行性變、肌腱炎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(xiàn)為足跟疼痛、腫脹、行走困難、斷裂音、踮腳障礙等癥狀。
1、足跟疼痛:跟腱斷裂后局部出現(xiàn)撕裂樣劇痛,疼痛集中于足跟上方2-6厘米處,按壓時痛感加劇。急性期常伴有皮下淤血,慢性損傷可能表現(xiàn)為持續(xù)性鈍痛。建議立即停止活動并冰敷,48小時后可嘗試熱敷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2、局部腫脹:斷裂部位迅速出現(xiàn)紡錘形腫脹,皮膚溫度升高,嚴重時可見明顯凹陷。腫脹可能向小腿肌肉蔓延,伴隨跟腱輪廓消失。抬高患肢配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,有助于減輕水腫程度。
3、功能障礙:患側踝關節(jié)背屈受限,無法完成單腿提踵動作,行走時呈跛行步態(tài)??赡芘c腓腸肌-比目魚肌復合體收縮異常有關。使用步行靴固定踝關節(jié)于跖屈位,可改善短期活動能力。
4、斷裂異響:約60%患者在受傷瞬間聽到"啪"的響聲,類似鞭打音,常見于籃球起跳或網(wǎng)球急停時。這種特征性表現(xiàn)有助于與普通扭傷鑒別,需通過Thompson試驗進一步確診。
5、肌肉萎縮:陳舊性斷裂可能出現(xiàn)小腿三頭肌萎縮,表現(xiàn)為患側腿圍較健側減少1-3厘米。長期制動導致肌肉廢用性變化,需在康復期進行漸進式抗阻訓練,如坐姿提踵、彈力帶訓練等。
患者應避免高脂飲食以防體重增加加重肌腱負荷,推薦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彩椒促進膠原合成??祻推诳蓢L試水中漫步、固定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,睡眠時使用踝關節(jié)支具保持中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