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急尿頻可通過調(diào)整飲水習慣、膀胱訓練、抗生素治療、α受體阻滯劑、M受體拮抗劑等方式改善。該癥狀可能由飲水過量、膀胱過度活動癥、前列腺增生、尿路感染、神經(jīng)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。
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-2000毫升,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。減少咖啡、濃茶等利尿飲品攝入,睡前2小時限制液體攝入可減少夜間尿頻。
通過定時排尿逐漸延長排尿間隔,從每小時1次逐步延長至2-3小時1次。排尿時采用雙排尿法,排空后等待30秒再次嘗試排尿,有助于改善膀胱排空功能。
尿路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、頭孢克肟、磷霉素等抗生素。治療前應進行尿培養(yǎng)檢查,根據(jù)藥敏結果選擇敏感藥物,療程通常為3-7天。
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選用坦索羅辛、多沙唑嗪、特拉唑嗪等藥物。這類藥物通過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頸平滑肌,改善排尿困難癥狀,需持續(xù)用藥4-6周評估療效。
膀胱過度活動癥建議使用索利那新、托特羅定、奧昔布寧等藥物。此類藥物通過抑制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,降低尿急發(fā)生頻率,可能出現(xiàn)口干、便秘等副作用。
建議增加南瓜子、西紅柿等富含鋅元素的食物攝入,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。每日進行30分鐘盆底肌訓練,采用提肛運動增強尿道括約肌控制力。癥狀持續(xù)超過1周或伴隨發(fā)熱、血尿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,完善尿常規(guī)、泌尿系超聲等檢查明確病因。長期癥狀反復者需考慮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膀胱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