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婦腹瀉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補充電解質、腹部保暖、口服益生菌、必要時就醫(yī)等方式處理。腹瀉可能由激素變化、飲食不當、腸道菌群失衡、感染性腸炎、妊娠合并癥等因素引起。
選擇低纖維易消化食物如米粥、饅頭、煮蘋果,避免生冷油膩及乳制品。少量多餐減輕腸道負擔,每日攝入1.5升溫水,可飲用淡鹽糖水預防脫水。
口服補液鹽Ⅲ或自制糖鹽水500ml溫水+1.75g鹽+10g糖維持水鈉平衡。香蕉、土豆等富鉀食物有助于緩解肌肉無力癥狀。
使用暖水袋隔衣熱敷腹部,溫度不超過40℃每次15分鐘。順時針按摩臍周促進腸蠕動恢復,避免受涼引發(fā)腸痙攣。
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腸道微生態(tài)。每日飲用200ml無糖酸奶補充乳桿菌,避免與抗生素同服。
持續(xù)腹瀉超過48小時或伴發(fā)熱、血便時需就醫(yī)。輪狀病毒檢測、糞便培養(yǎng)可明確病原體,蒙脫石散、阿莫西林等藥物需在產科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
孕婦每日應保證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腸蠕動,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子宮對腸道壓迫。注意觀察胎動變化,出現(xiàn)羊水異?;驅m縮立即就診。飲食中可添加蒸熟的胡蘿卜、山藥等富含果膠的食物,避免豆類、洋蔥等產氣食材。保持餐具消毒和食材新鮮,處理生熟食需分開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