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音神經性耳聾的癥狀可能由內耳毛細胞損傷、聽神經傳導障礙、耳蝸血管病變、噪聲暴露、藥物毒性等因素引起。
1、高頻聽力下降:患者對鳥鳴、電話鈴聲等高頻率聲音敏感度降低,早期表現(xiàn)為難以聽清輔音字母。可能與長期噪聲暴露、年齡相關性退化有關,通常伴隨耳鳴、眩暈等癥狀。建議避免強噪聲環(huán)境,使用助聽器補償聽力損失。
2、言語識別困難:在嘈雜環(huán)境中理解對話能力顯著下降,出現(xiàn)"聽得見但聽不懂"現(xiàn)象。常見于突發(fā)性耳聾或梅尼埃病,多伴隨耳悶脹感、聽覺過敏。需進行言語康復訓練,必要時采用人工耳蝸植入術。
3、漸進性聽力喪失:雙耳對稱性聽力緩慢下降,早期不易察覺。多與遺傳因素、自身免疫性內耳病相關,常伴步態(tài)不穩(wěn)、頭痛等癥狀。需定期進行純音測聽監(jiān)測,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。
4、耳鳴伴隨耳聾:約80%患者出現(xiàn)持續(xù)性蟬鳴樣或嗡嗡聲,夜間尤為明顯。常見于噪聲性耳聾、突發(fā)性耳聾,可能與耳蝸血供不足有關。聲治療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可緩解癥狀,嚴重者考慮經顱磁刺激治療。
5、聲音失真現(xiàn)象:聽到的聲音出現(xiàn)變調、回響等異常感知。多見于耳毒性藥物損傷或病毒性迷路炎,常伴惡心嘔吐等前庭癥狀。需立即停用耳毒性藥物,進行前庭康復訓練改善平衡功能。
日常需保持低鹽飲食控制鈉攝入量,適量補充鎂鋅等微量元素。避免潛水、跳傘等氣壓劇烈變化活動,選擇游泳、瑜伽等溫和運動。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可改善內耳血液循環(huán),定期進行耳部按摩促進淋巴回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