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溝炎可通過溫水浸泡、正確修剪指甲、局部消毒、外用藥物、避免擠壓等方式自行治療。甲溝炎通常由指甲修剪不當、鞋子過緊、外傷感染、真菌感染、嵌甲等原因引起。
1、溫水浸泡:每日用40℃左右溫水浸泡患處15-20分鐘,可軟化角質減輕腫脹。水中可加入少量食鹽或碘伏增強殺菌效果,浸泡后需徹底擦干保持干燥。該方法適合早期紅腫階段,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
2、修剪指甲:使用消毒過的指甲剪沿指甲自然弧度平直修剪,避免剪成圓弧形或過短。修剪后需用銼刀磨平邊緣銳角,防止指甲刺入甲周組織。嵌甲患者應讓指甲超出甲床1-2毫米。
3、局部消毒:選用聚維酮碘溶液或醫(yī)用酒精棉球每日消毒2-3次,從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?;摃r需先排膿再消毒,操作前后需徹底洗手。消毒后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。
4、外用藥物:真菌性甲溝炎可聯(lián)用酮康唑乳膏和特比萘芬乳膏交替涂抹。細菌感染適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,涂抹后覆蓋無菌紗布。藥物使用需持續(xù)至癥狀完全消失后3天。
5、防護措施:穿寬松透氣的鞋子減少摩擦,運動時可用硅膠指套保護。避免撕扯倒刺或啃咬指甲,洗手后及時涂抹護手霜。糖尿病患者出現(xiàn)甲溝炎需盡早就醫(yī)。
日常應選擇圓頭剪刀修剪指甲,保持手足干燥清潔,運動后及時更換襪子。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促進傷口愈合,適量攝入鋅元素增強免疫力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化膿、發(fā)熱或劇烈疼痛需及時就診,避免發(fā)展為慢性甲溝炎或骨髓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