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袋可通過控制牙菌斑、定期潔牙、改善口腔衛(wèi)生習(xí)慣、戒煙限酒、管理慢性病等方式預(yù)防。
牙菌斑是牙周袋形成的首要誘因,日常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兩次,配合牙線或沖牙器清除鄰面菌斑。含氟牙膏可抑制細菌代謝,氯己定漱口水能減少口腔致病菌定植。每3個月更換牙刷,避免刷毛變形影響清潔效果。
每年接受1-2次專業(yè)超聲潔治,清除齦上齦下結(jié)石。深度超過3mm的牙周袋需行齦下刮治,通過根面平整術(shù)消除細菌生物膜。潔牙后拋光牙面可延緩菌斑再附著,必要時輔以局部緩釋抗菌藥物如米諾環(huán)素凝膠。
避免橫向拉鋸式刷牙損傷牙齦,選擇軟毛牙刷以小幅度震顫方式清潔齦溝。餐后清水漱口減少食物殘渣滯留,限制碳酸飲料及高糖飲食攝入。夜間佩戴頜墊可緩解磨牙癥對牙周組織的機械刺激。
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收縮牙齦毛細血管,酒精代謝產(chǎn)物乙醛破壞口腔黏膜屏障。每日吸煙超過10支者牙周炎風險增加3倍,建議逐步減量并配合尼古丁替代療法??刂泼咳站凭珨z入量男性不超過25克,女性不超過15克。
糖尿病患者齦溝液葡萄糖濃度升高易繼發(fā)感染,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%以下。骨質(zhì)疏松患者頜骨密度降低會加速牙槽骨吸收,建議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。高血壓患者服用鈣通道阻滯劑可能引起牙齦增生,需加強菌斑控制。
日常飲食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、西蘭花等食物促進膠原合成,適量咀嚼蘋果、胡蘿卜等粗纖維食物增強牙周組織韌性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改善全身微循環(huán),睡眠保持7小時以上調(diào)節(jié)免疫功能。出現(xiàn)牙齦出血、牙齒松動等癥狀時應(yīng)及時進行牙周探診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