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心病可通過利尿劑、血管擴張劑、強心劑、抗凝藥物、抗生素等方式治療。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肺動脈高壓、右心負荷過重、肺部感染、長期缺氧等因素引起。
1、利尿劑:呋塞米、螺內(nèi)酯、氫氯噻嗪等利尿劑可減輕水腫癥狀。肺心病患者常合并右心衰竭,體液潴留導(dǎo)致下肢水腫或腹水,利尿劑通過促進鈉水排泄緩解心臟負荷。
2、血管擴張劑:硝酸甘油、硝普鈉、波生坦等藥物能降低肺動脈壓力。肺動脈高壓是肺心病核心病理環(huán)節(jié),血管擴張劑通過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肺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
3、強心劑:地高辛、米力農(nóng)、多巴酚丁胺可增強心肌收縮力。長期缺氧導(dǎo)致心肌損傷,強心劑能改善右心泵血功能,適用于合并快速房顫或嚴重心衰患者。
4、抗凝藥物:華法林、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用于預(yù)防血栓形成。肺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,臥床時易發(fā)生下肢靜脈血栓,抗凝治療可降低肺栓塞風(fēng)險。
5、抗生素:阿莫西林、左氧氟沙星、頭孢曲松針對肺部感染進行治療。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加重的常見誘因,及時控制感染可避免病情惡化。
肺心病患者需保持低鹽飲食,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(nèi),適量補充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如魚肉、雞胸肉。進行腹式呼吸訓(xùn)練、縮唇呼吸等肺康復(fù)鍛煉,每周3-5次有氧運動如散步、太極拳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,家庭氧療每日不少于15小時,監(jiān)測體重變化及下肢水腫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