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上火腫痛可通過調(diào)整飲食、保持口腔衛(wèi)生、局部冷敷、使用藥物、中醫(yī)調(diào)理等方式治療。牙齦上火腫痛通常由飲食刺激、口腔衛(wèi)生不良、免疫力下降、牙周疾病、胃火旺盛等原因引起。
減少辛辣、油炸、過燙食物的攝入,避免刺激牙齦加重炎癥。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、獼猴桃,以及清熱食物如綠豆、苦瓜,有助于緩解牙齦腫痛。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1500-2000毫升,促進代謝。
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刷牙兩次,配合牙線清理牙縫殘留物。使用含薄荷醇的漱口水每日漱口2-3次,抑制細菌繁殖。避免用力刷牙損傷腫脹牙齦,可選用軟毛牙刷。
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局部冷敷腫痛部位,每次10-15分鐘,間隔1小時重復。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充血,但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凍傷。鹽水含漱溫水200ml加食鹽2g每日3-4次輔助消炎。
甲硝唑片、阿莫西林膠囊、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可控制細菌感染和疼痛。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適用于胃火型牙齦腫痛。使用藥物需遵醫(yī)囑,避免自行長期服用抗生素。
針灸合谷穴、頰車穴可疏通經(jīng)絡止痛,配合菊花、金銀花代茶飲清熱瀉火。胃火旺盛者可服用黃連上清丸,陰虛火旺者適用知柏地黃丸。中醫(yī)治療需辨證施治,療程一般持續(xù)1-2周。
日??蛇M行快走、瑜伽等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,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。若腫痛持續(xù)超過3天伴化膿、發(fā)熱,或出現(xiàn)牙齒松動需及時口腔科就診排除牙周膿腫、根尖周炎等疾病。長期反復發(fā)作建議檢查血糖水平及免疫系統(tǒng)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