腎結石伴少量積水需警惕尿路梗阻風險,可通過增加水分攝入、藥物排石、體外沖擊波碎石、輸尿管支架置入、經皮腎鏡取石等方式干預。積水通常由結石嵌頓、尿路感染、先天性狹窄、神經源性膀胱、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引起。
結石移動可能阻塞輸尿管造成腎盂積水,輕度積水<2cm時腎功能代償良好,但持續(xù)超過6周可能引發(fā)腎皮質變薄。建議每3個月復查泌尿系超聲監(jiān)測積水程度,突發(fā)腰痛伴嘔吐需急診處理。
積水易繼發(fā)大腸桿菌或變形桿菌感染,表現為發(fā)熱、膿尿。確診需進行尿培養(yǎng)檢查,預防性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、呋喃妥因等抗菌藥物,急性期可選用頭孢曲松聯(lián)合左氧氟沙星治療。
直徑<6mm的結石可通過每日飲水3000ml配合坦索羅辛促進排出,>10mm結石建議體外沖擊波碎石。枸櫞酸氫鉀鈉可預防尿酸結石復發(fā),腎下盞結石推薦倒立體位拍擊輔助排石。
核素腎動態(tài)顯像能準確測定分腎功能,當患腎GFR<15ml/min需考慮手術干預。輸尿管軟鏡適用于近端結石,經皮腎鏡更適合鑄型結石合并腎盞頸狹窄病例。
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需篩查血鈣異常,痛風患者應控制尿酸<360μmol/L。草酸鈣結石患者限制菠菜攝入,推薦低鈉乳制品飲食,每日檸檬汁攝入50ml可提升尿枸櫞酸濃度。
每日保持2000-3000ml水分攝入分次飲用,避免劇烈跳躍運動以防結石移位。限制動物內臟及高嘌呤食物,定期復查24小時尿電解質分析。出現持續(xù)腰痛、血尿或發(fā)熱癥狀時,需立即至泌尿外科進行CT尿路造影檢查,必要時行輸尿管雙J管置入術引流積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