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瀉患者需調整飲食結構以減少脂肪吸收負擔,重點控制脂肪攝入量、選擇易消化食物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、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、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1、低脂飲食:每日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0-40克,優(yōu)先選擇橄欖油、亞麻籽油等單不飽和脂肪酸。避免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奶油制品,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。堅果類食物需嚴格控制每日攝入量在15克以內。
2、易消化蛋白:選擇魚肉、雞胸肉、蛋清等低脂高蛋白食物,采用嫩化處理方式。豆制品需選擇去除豆渣的嫩豆腐、豆?jié){,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維持在1-1.5克/公斤體重。乳糖不耐受者應選用無乳糖奶制品。
3、維生素補充:重點補充維生素A、D、E、K四種脂溶性維生素,通過強化食品或補充劑形式攝入。水溶性維生素B族需額外補充,特別是維生素B12。建議定期檢測血清維生素水平,必要時進行肌肉注射補充。
4、膳食纖維調整:增加蘋果泥、香蕉、燕麥等可溶性膳食纖維,每日攝入20-30克。減少芹菜、韭菜等不可溶性粗纖維攝入。魔芋制品需充分加工后食用,每次不超過50克。
5、飲食禁忌:嚴格禁酒及含酒精食品,避免辣椒、咖喱等刺激性調味品。碳酸飲料、冰鎮(zhèn)食品會加重腸蠕動需限制。含山梨醇、甘露醇的無糖食品可能加重腹瀉應慎用。
脂肪瀉患者建議采用少食多餐原則,每日5-6餐,每餐控制在200-300克??蛇m量補充益生菌制劑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優(yōu)先選擇雙歧桿菌、乳酸菌等菌種。烹飪時注意食材溫度控制,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腸道。長期脂肪瀉患者需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,預防骨質疏松發(fā)生。運動方面推薦低強度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太極等,每日30-40分鐘。水分補充以溫開水為主,每日不少于1500毫升,腹瀉嚴重時可口服補液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