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出汗可通過補充水分、調節(jié)室溫、物理降溫、合理用藥、觀察癥狀等方式緩解。感冒可能由病毒感染、免疫力下降、環(huán)境溫度變化、過度疲勞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原因引起。
1、補充水分:出汗會導致體液流失,需及時飲用溫水或淡鹽水維持電解質平衡。避免含糖飲料加重黏膜充血,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2000毫升以上。
2、調節(jié)室溫:保持環(huán)境溫度在22-24℃之間,濕度50%-60%為宜。出汗后及時更換干爽衣物,避免直吹冷風導致體溫驟降引發(fā)寒戰(zhàn)。
3、物理降溫:體溫超過38.5℃時可用溫水擦拭腋窩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處。禁止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膚,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凍傷。
4、合理用藥: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可選用連花清瘟膠囊、板藍根顆粒、感冒清熱顆粒等中成藥。合并細菌感染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、頭孢克肟等抗生素。
5、觀察癥狀:持續(xù)高熱超過3天或出現(xiàn)意識模糊、呼吸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。兒童出現(xiàn)驚厥、老人伴隨心慌胸悶等表現(xiàn)應急診處理。
感冒期間建議選擇小米粥、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保證每日7-8小時睡眠,康復期可進行散步、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。保持鼻腔清潔可使用生理鹽水噴霧,咽喉腫痛時含服金銀花含片緩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