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者夜間瘙癢可能與血糖波動、皮膚干燥、神經病變、微循環(huán)障礙、局部感染等因素有關,可通過控制血糖、保濕護理、藥物治療、改善循環(huán)、抗感染等方式緩解。
夜間血糖水平波動可能刺激皮膚神經末梢,導致瘙癢感加劇。監(jiān)測睡前及凌晨血糖,避免晚餐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,必要時調整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、格列美脲、胰島素的使用方案。
高血糖導致滲透性利尿,夜間水分流失加劇皮膚干燥。睡前使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濕霜,室內濕度維持在40%-60%,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清潔皮膚。
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引發(fā)異常瘙癢,夜間靜息時癥狀更明顯。口服α-硫辛酸或甲鈷胺營養(yǎng)神經,局部涂抹辣椒素軟膏緩解癥狀,需排查是否伴隨肢體麻木或刺痛感。
夜間血流速度減緩加重皮膚缺血缺氧??诜燃る脑父纳莆⒀h(huán),進行踝泵運動促進血液回流,觀察是否伴隨下肢發(fā)涼或色素沉著。
皮膚屏障受損易繼發(fā)真菌或細菌感染,夜間體溫升高加劇瘙癢。局部涂抹酮康唑乳膏或莫匹羅星軟膏,定期檢查皮膚是否有紅斑、脫屑等感染征象。
糖尿病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,飲食選擇低GI食物如燕麥、藜麥,限制每日鹽攝入低于5克。瘙癢持續(xù)不緩解或出現(xiàn)皮膚破損時,需及時至內分泌科聯(lián)合皮膚科就診。夜間穿著純棉透氣睡衣,床單每周用60℃以上熱水清洗,避免搔抓導致繼發(fā)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