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小兒便秘可通過腹部按摩、爬行訓練、被動操、跳躍運動、戶外活動等方式改善。腸道功能紊亂、飲食結構失衡、運動量不足、排便習慣不良、精神緊張等因素可能誘發(fā)便秘。
1、腹部按摩:順時針按摩臍周促進腸蠕動,手掌貼腹以適度壓力畫圈,每次5-10分鐘。配合嬰兒撫觸油使用,餐后1小時進行避免吐奶。腸鳴音增強和排氣增多是有效的表現(xiàn)。
2、爬行訓練:每日在地墊引導爬行15分鐘,通過髖關節(jié)屈伸刺激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選擇防滑襪保護膝蓋,爬行后補充適量溫水。該運動能增強腹肌力量,促進結腸集團蠕動。
3、被動操:家長輔助完成蹬自行車動作,仰臥位交替屈曲下肢,每組10次。動作需輕柔緩慢,配合"一二一"口令建立節(jié)奏感。注意觀察排便前出現(xiàn)踢腿不安等信號。
4、跳躍運動:3歲以上可進行跳繩、蹦床等垂直震動運動,每日2組每組30秒。彈跳時保持脊柱直立,落地時屈膝緩沖。震動傳導能加速腸內容物移動,改善直腸敏感性。
5、戶外活動:每日保證1小時日光下的跑跳游戲,如追泡泡、踢球等。陽光促進維生素D合成,集體游戲緩解排便焦慮。注意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和含膳食纖維的蘋果泥。
便秘患兒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每公斤體重50ml,增加西梅汁、火龍果等天然通便食物攝入。避免久坐玩電子設備,建立固定排便時間,如廁時提供踏腳凳降低排便難度。持續(xù)3天未排便或出現(xiàn)腹痛哭鬧需就醫(yī)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