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可通過煙酸類藥物、貝特類藥物、他汀類藥物、膽固醇吸收抑制劑、PCSK9抑制劑等方式治療。該情況通常由遺傳因素、胰島素抵抗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高糖飲食等原因引起。
1、煙酸類藥物:煙酸能顯著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,常用藥物包括緩釋煙酸、阿昔莫司等。這類藥物通過抑制脂肪分解減少游離脂肪酸,同時增強脂蛋白脂肪酶活性??赡艹霈F(xiàn)皮膚潮紅、瘙癢等不良反應,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服用。
2、貝特類藥物:非諾貝特、吉非羅齊等藥物可激活PPARα受體,促進高密度脂蛋白合成。適用于伴有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,需注意可能引起轉(zhuǎn)氨酶升高。建議聯(lián)合他汀類藥物使用時監(jiān)測肌酸激酶水平。
3、他汀類藥物: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等HMG-Co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輕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。主要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間接改善脂質(zhì)代謝,需長期規(guī)律服用。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功能。
4、膽固醇吸收抑制劑:依折麥布可選擇性抑制腸道膽固醇吸收,使肝臟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。常與他汀類藥物聯(lián)用,不良反應較少。對原發(fā)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效果顯著。
5、PCSK9抑制劑:阿利西尤單抗、依洛尤單抗等新型注射制劑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LDL受體代謝提升高密度脂蛋白。適用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,需每2-4周皮下注射一次。治療期間需監(jiān)測過敏反應。
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需配合地中海飲食,增加橄欖油、深海魚類攝入。每周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戒煙限酒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有助于改善脂質(zhì)代謝。定期檢測血脂四項,根據(jù)結果調(diào)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