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瀉痢片可以治療新冠肺炎嗎
驚風草
為毛茛科植物直梗高山唐松草的全草。
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曬干或鮮用。
生于海拔2400-4600m的高山草地。
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別名披麻草、小青草、亮星草、巖蓮、小白草
【原形態(tài)】
直梗高山唐松草,多年生小草本,全株無毛。葉均基生,4-5或更多,為二回三出復葉;葉柄長1.5-3.5cm;葉片長1.5-4cm;小葉薄革質,有短柄或無柄,圓菱形、菱狀寬倒卵形或倒卵形,長和寬均達10-20mm,3淺裂,淺裂片全緣,基部圓或寬楔形,背面有時被短柔毛,脈稍隆起,網(wǎng)脈明顯。
花葶高達25-38cm,常有一分枝;總狀花序;苞片小,狹卵形,花兩性,花梗向上直展,不向下彎曲;萼片4,花瓣狀,橢圓形,長約2mm,早落;花瓣無;雄蕊多數(shù),長約5mm,花絲絲狀,花藥狹長圓形,長約1.2mm,先端有短尖頭;心皮3-5,柱頭約與子房等長或稍長,箭頭形。瘦果狹橢圓形,稍扁,長約3mm,有8條縱肋,無柄,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性味功效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苦,涼。
清熱解毒,定驚,消積。用于小兒肺炎,小兒驚風,小兒疳積。
《中藥大辭典》
"苦,涼。"
清血燥濕,涼血解毒。治煩熱口渴,胸悶嘔吐,吐血衄血,濕熱瀉痢,目赤口瘡,癰腫疔毒,濕熱發(fā)黃。"
《中華本草》
苦;性涼
歸肝;脾;大腸經(jīng)
清熱燥濕;解毒;涼肝。主小兒疳積;肺炎;驚風
【用法用量】
內服:煎湯,3-9g。
【注意】
脾胃虛寒者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