痱子可通過清熱解暑、祛濕止癢、中藥外敷、飲食調理、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療。痱子通常由暑濕蘊結、汗孔閉塞、濕熱內蘊、衛(wèi)表不固、氣血不暢等原因引起。
1、清熱解暑:暑熱是痱子主要誘因,可選用金銀花、菊花、薄荷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煎湯代茶飲。荷葉煮水擦洗患處能帶走體表熱氣,鮮蘆薈汁局部涂抹可緩解灼熱感。避免正午外出,室內保持通風涼爽。
2、祛濕止癢:濕熱交蒸易致痱疹瘙癢,可用馬齒莧、地膚子、苦參各30克煎水外洗?;叟c冰片按10:1比例調敷患處,六一散撲撒皮膚褶皺處。忌食肥甘厚味,薏苡仁赤小豆粥有助于利濕排毒。
3、中藥外敷:紫草油涂抹患處可消炎鎮(zhèn)痛,三黃洗劑黃連、黃柏、黃芩濕敷緩解紅腫。鮮蒲公英搗爛外敷或蒼耳子煎湯熏洗,每日2次。皮膚破損時改用青黛散調麻油外涂,形成保護膜。
4、飲食調理:綠豆甘草湯每日飲用可解毒消暑,冬瓜皮玉米須茶促進濕熱排泄。涼拌苦瓜、荷葉粥等清淡膳食有助于內在調理。忌食辛辣發(fā)物,適當補充西瓜、梨子等寒涼水果。
5、穴位按摩:按壓曲池穴、合谷穴各3分鐘可疏風清熱,大椎穴刮痧幫助解表透邪。足三里艾灸增強脾胃運化功能,耳尖放血適用于痱毒熾盛者。配合清天河水手法推拿背部膀胱經。
治療期間宜穿寬松棉質衣物,保持皮膚清潔干燥。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及時擦干,避免搔抓防止繼發(fā)感染。適當飲用烏梅湯、酸梅湯生津止渴,綠豆薏米湯可作為日常保健飲品。堅持八段錦"搖頭擺尾去心火"招式練習,促進氣血流通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(xiàn)膿皰時需及時就醫(yī),防止熱毒內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