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視力可通過視力檢查、視野檢查、眼底檢查、屈光檢查、電生理檢查等方式診斷。
標準對數(shù)視力表或ETDRS視力表可測定裸眼及矯正視力,國際標準將雙眼中較好眼矯正視力低于0.3定義為低視力。兒童需采用圖形視力表,配合遮蓋板排除單眼視力問題。動態(tài)視力測試能評估日常活動中的功能性視力。
自動靜態(tài)視野計檢測30度范圍內光敏感度,青光眼等疾病早期可表現(xiàn)為旁中心暗點。動態(tài)視野檢查評估周邊視野缺損程度,偏盲患者需進行面對面視野測試。嚴重視野缺損者可見管狀視野或視野象限性缺失。
直接檢眼鏡觀察視盤蒼白、視網膜血管變細等視神經萎縮特征。間接檢眼鏡配合鞏膜壓迫器檢查周邊視網膜變性區(qū)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定量測量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,黃斑病變者可見橢圓體帶斷裂。
電腦驗光儀初步篩查屈光不正,綜合驗光儀通過紅綠測試、交叉柱鏡確認最佳矯正度數(shù)。角膜地形圖排除圓錐角膜,嬰幼兒需使用視網膜檢影法。高度近視患者需測量眼軸長度評估病理性近視風險。
視覺誘發(fā)電位檢測視神經傳導功能,視神經炎患者P100波潛伏期延長。視網膜電圖區(qū)分視網膜色素變性等遺傳性疾病,全視野閃光ERG可評估視桿細胞功能。多焦ERG能定位黃斑區(qū)功能異常部位。
建議低視力患者每日攝入富含葉黃素的菠菜、羽衣甘藍等深綠色蔬菜,每周進行3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,使用電子助視器閱讀時保持環(huán)境光照度在500-1000勒克斯,定期復查時攜帶既往檢查報告對比病情變化,避免長時間暴露于紫外線環(huán)境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需每3個月監(jiān)測糖化血紅蛋白,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可嘗試佩戴濾光鏡改善眩光癥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