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敏性皮炎可通過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接觸過敏原、免疫功能異常、皮膚屏障受損、遺傳因素、環(huán)境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1、抗組胺藥物:
氯雷他定通過阻斷H1受體緩解瘙癢和紅腫,適合輕中度過敏反應。西替利嗪對鼻眼癥狀效果顯著,作用時間可持續(xù)24小時。依巴斯汀能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,減少組胺釋放。
2、外用激素藥膏:
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面部等薄嫩皮膚區(qū)域??匪崮姿扇楦嗫寡鬃饔幂^強,可用于軀干四肢皮損。使用周期建議控制在2周內,避免皮膚萎縮等副作用。
3、免疫調節(jié)劑:
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激素無效或反復發(fā)作病例,通過抑制T細胞活性減輕炎癥。吡美莫司乳膏對特應性皮炎有顯著療效,兒童患者也可安全使用。
4、皮膚修復護理:
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能修復受損皮膚屏障,減少過敏原滲透。維生素E乳可緩解干燥脫屑,每日涂抹3-5次。冷敷可收縮毛細血管,緩解急性期灼熱感。
5、環(huán)境控制措施:
使用防螨床罩降低塵螨接觸風險,室內濕度保持在50%以下。選擇無香料洗衣液,避免羊毛等粗糙材質衣物摩擦。外出時佩戴純棉口罩防護花粉刺激。
日常需避免已知過敏原如海鮮、芒果等食物,穿著寬松純棉衣物減少摩擦刺激,每周進行游泳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免疫力,洗澡水溫控制在37℃以下并使用無皂基清潔產品,急性發(fā)作期可聯合口服抗組胺藥與外用激素短期治療,慢性患者建議定期皮膚科隨訪評估屏障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