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除痦子可通過激光治療、冷凍療法、手術切除、電灼術、化學剝脫等方式實現。痦子通常由黑色素細胞聚集、遺傳因素、紫外線暴露、激素變化、皮膚老化等原因引起。
二氧化碳激光或鉺激光能精準汽化痦子組織,適合直徑小于5毫米的色素痣。治療時選擇性破壞黑色素細胞而不損傷周圍皮膚,術后需保持創(chuàng)面干燥避免感染??赡艹霈F暫時性色素沉著,2-3次治療可完全清除較深痦子。
液氮冷凍通過低溫使痦子細胞壞死脫落,適用于淺表性痦子。操作時用棉簽蘸取-196℃液氮點壓患處10-30秒,治療后局部會形成水皰,1-2周結痂脫落。需注意保護創(chuàng)面防止繼發(fā)感染,必要時重復2-3次治療。
對于直徑超過1厘米或有惡變傾向的痦子,建議采用梭形切除術或環(huán)鉆切除術。醫(yī)生會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切除病灶并縫合,切除組織需送病理檢查。術后7天拆線,可能遺留線性疤痕但能徹底去除病變。
高頻電刀通過熱效應碳化痦子組織,適用于突出皮面的軟纖維瘤樣痦子。操作時用針狀電極接觸病灶基部通電灼燒,術后形成黑色焦痂,2周左右脫落。需注意控制深度避免過度燒灼導致凹陷性疤痕。
三氯醋酸或水楊酸制劑可使痦子蛋白變性壞死,適合淺表性扁平疣狀痦子。用牙簽蘸取50%三氯醋酸點涂痦子至發(fā)白,每周1次連續(xù)3-5次。治療期間避免沾水,可能出現暫時性色素減退。
去除痦子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創(chuàng)面,結痂期避免抓撓,嚴格防曬3個月預防色素沉著。飲食多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促進傷口愈合,如獼猴桃、牡蠣等。術后觀察有無紅腫滲液等感染跡象,發(fā)現痦子短期內增大、出血應及時復診排查惡變可能。不同部位痦子恢復期存在差異,面部通常需7-10天,四肢可能需要2-3周完全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