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淋巴管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局部護理、對癥處理、手術引流、病因控制等方式徹底治愈。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、皮膚破損、免疫力低下、淋巴回流障礙、基礎疾病等因素引起。
1、抗生素治療:急性淋巴管炎多由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需根據(jù)藥敏結果選擇青霉素類、頭孢類或大環(huán)內酯類抗生素。規(guī)范用藥7-14天可有效清除病原體,治療期間需監(jiān)測體溫和血象變化。
2、局部護理:肢體發(fā)生淋巴管炎時應抬高患肢促進回流,局部采用50%硫酸鎂濕敷緩解紅腫。保持皮膚清潔干燥,避免抓撓感染灶,破損處可用碘伏消毒后覆蓋無菌敷料。
3、對癥處理:發(fā)熱超過38.5℃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,伴淋巴結腫痛時建議冷敷。臥床休息期間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蛋白質,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毫升。
4、手術引流:形成膿腫需行切開引流術,嚴重者需進行壞死組織清創(chuàng)術。術后需每日換藥并持續(xù)抗生素治療,深部感染可能需放置引流管2-3周。
5、病因控制:糖尿病患者需調控血糖,足癬患者應同步抗真菌治療。反復發(fā)作需排查腫瘤或免疫缺陷,長期淋巴水腫患者建議穿戴壓力襪。
治愈后應保持適度運動如游泳、瑜伽促進淋巴循環(huán),飲食多攝入冬瓜、薏仁等利水食材,避免肢體長時間下垂。日常注意防護皮膚避免蚊蟲叮咬,足部真菌感染需及時治療,出現(xiàn)紅線樣淋巴管炎體征應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