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經淤堵可通過柴胡疏肝散、逍遙丸、龍膽瀉肝丸、血府逐瘀膠囊、丹梔逍遙散等中成藥調理。肝經淤堵通常由情緒抑郁、飲食不節(jié)、氣血不足、肝膽濕熱、氣滯血瘀等因素引起。
長期情緒壓抑易導致肝氣郁結,表現(xiàn)為脅肋脹痛、胸悶噯氣。柴胡疏肝散中柴胡、香附疏肝解郁,陳皮理氣健脾,適合情志不暢引發(fā)的淤堵。日常可練習八段錦"調理脾胃須單舉"式,配合玫瑰花、佛手代茶飲。
過食肥甘厚味會加重肝膽濕熱,出現(xiàn)口苦咽干、舌苔黃膩。龍膽瀉肝丸含龍膽草、梔子清熱利濕,黃芩瀉火解毒。飲食宜選用芹菜炒香干、茵陳蒿湯等清熱利膽食譜,避免燒烤油炸食品。
慢性貧血患者易出現(xiàn)肝血不足型淤堵,伴隨頭暈眼花、指甲脆裂。逍遙丸中當歸、白芍養(yǎng)血柔肝,白術、茯苓健脾益氣??纱钆滂坭缴]刂唷⒛z糕等補血食療,每周3次30分鐘快走促進氣血運行。
肝膽濕熱型淤堵多與膽結石、脂肪肝相關,常見右脅灼痛、小便黃赤。血府逐瘀膠囊含桃仁、紅花活血化瘀,柴胡引藥入肝經。此類患者需限制動物內臟攝入,建議每年進行肝膽超聲檢查。
外傷或久病導致的肝經血瘀可見舌質紫暗、月經血塊。丹梔逍遙散在逍遙丸基礎上增加牡丹皮、梔子增強涼血化瘀功效。配合三陰交穴位按摩,使用藏紅花泡腳可改善微循環(huán)。
肝經淤堵患者日常宜食用青色食物如菠菜、西蘭花,避免熬夜傷肝。運動選擇瑜伽"貓牛式"舒展脅肋,太極拳"云手"動作可疏通肝經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右上腹劇痛、皮膚鞏膜黃染需立即就醫(yī),排除膽道梗阻等急癥。慢性調理期間忌食生冷辛辣,保持情緒平穩(wěn)有助于氣血暢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