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口角炎可通過紅霉素軟膏、莫匹羅星軟膏、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等藥物治療。該癥狀通常由維生素缺乏、真菌感染、細菌感染、過敏反應、不良習慣等原因引起。
1、維生素缺乏:長期挑食導致維生素B2或鐵元素攝入不足,造成口角黏膜修復能力下降。建議增加動物肝臟、蛋黃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,必要時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復合維生素補充劑。
2、真菌感染:白色念珠菌感染引發(fā)的口角炎多伴隨乳白色偽膜和周圍皮膚脫屑。確診后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懸液局部涂抹,同時避免用舌頭頻繁舔舐患處,保持口周皮膚干燥清潔。
3、細菌感染: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常表現(xiàn)為口角紅腫、糜爛伴黃色結痂。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前需用生理鹽水清潔創(chuàng)面,患兒餐具應單獨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4、過敏反應:接觸牙膏成分或某些食物后發(fā)生的接觸性皮炎,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。急性期可用0.1%依沙吖啶溶液濕敷,慢性期改用氫化可的松乳膏,每日不超過2次。
5、不良習慣:長期吮指或咬鉛筆等行為造成機械性損傷,需配合行為矯正。破裂處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愈合,夜間可加用凡士林形成保護膜。
日常護理需注意保持口唇濕潤,冬季使用無香料潤唇膏預防干裂。飲食中增加優(yōu)質(zhì)蛋白和新鮮果蔬攝入,避免過熱或刺激性食物。癥狀持續(xù)超過兩周或伴隨全身發(fā)熱時,應及時到兒科或皮膚科就診排查系統(tǒng)性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