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淤青可通過冷熱敷交替、藥物涂抹、營養(yǎng)補充、避免外傷、就醫(yī)檢查等方式治療。淤青通常由毛細血管破裂、凝血功能障礙、維生素缺乏、外力撞擊、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淤青初期48小時內采用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鐘間隔1小時,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。48小時后改用熱毛巾濕敷,每日3次加速淤血消散。注意避免凍傷或燙傷皮膚。
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肝素鈉軟膏減輕炎癥反應,積雪苷霜軟膏促進組織修復。三種藥物每日2次交替使用,涂抹后輕揉至吸收。
每日攝入100mg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,食用200g富含維生素K的菠菜或羽衣甘藍改善凝血功能,補充50g優(yōu)質蛋白質促進組織修復。避免飲酒以免加重出血傾向。
運動時佩戴護具保護四肢,家具邊角加裝防撞條,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定期監(jiān)測凝血功能,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。
反復不明原因淤青需檢測血小板計數(shù)、凝血酶原時間、D-二聚體等指標。血液科排除白血病、血友病等疾病,血管外科檢查靜脈功能,風濕免疫科篩查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淤青恢復期可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每日飲用200ml藍莓汁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。保證7小時睡眠加速組織修復,避免穿著過緊衣物壓迫淤青部位。持續(xù)兩周未消退或伴隨發(fā)熱、關節(jié)腫痛需及時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