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產后是否清宮需根據子宮恢復情況判斷,殘留組織超過1cm、持續(xù)出血或感染風險高者需手術干預,完全流產且無并發(fā)癥者可觀察隨訪。
1、殘留組織評估:超聲檢查是判斷宮腔殘留的金標準。妊娠物殘留超過1cm可能影響子宮收縮,導致出血量大于月經量、持續(xù)時間超過兩周,這種情況需行清宮術。術后建議口服益母草顆粒、新生化顆粒促進宮縮,配合頭孢克肟預防感染。
2、出血持續(xù)時間:正常引產后出血應逐漸減少,7-10天停止。若出血呈鮮紅色、伴隨血塊且持續(xù)超過14天,提示可能存在胎盤植入或絨毛殘留,需進行診斷性刮宮。出血期間需監(jiān)測血紅蛋白,貧血者需補充鐵劑和維生素C。
3、感染風險控制:體溫持續(xù)超過38℃、下腹壓痛伴膿性分泌物時,提示存在子宮內膜炎。血常規(guī)顯示白細胞>15×10?/L、C反應蛋白升高者,應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后行清宮術,常用左氧氟沙星聯(lián)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療。
4、激素水平監(jiān)測:血清β-hCG下降緩慢每周降幅<50%或 plateau 超過3周,提示可能存在滋養(yǎng)細胞殘留。宮腔鏡手術能精準清除殘留組織,同時進行病理檢查,術后需定期復查hCG至正常范圍。
5、后續(xù)妊娠計劃:計劃短期內再孕者,宮腔粘連風險需重點防范。清宮術后建議使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修復內膜,配合盆底肌訓練改善血供。宮腔鏡復查確認無粘連后,需避孕3-6個月再備孕。
引產后飲食應增加優(yōu)質蛋白和鐵元素攝入,推薦牛肉、豬肝、菠菜等食材,每日搭配維生素E含量高的堅果。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。術后42天需復查超聲和婦科檢查,觀察子宮內膜線是否清晰、宮腔有無積液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腹痛加劇或異常陰道排液時需立即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