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流膿可通過保持患耳朝上側睡、局部清潔消毒、抗生素滴耳液、口服抗生素、鼓膜修復手術等方式治療。耳朵流膿通常由外耳道炎、中耳炎、鼓膜穿孔、膽脂瘤、外傷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患耳朝上:側睡時保持流膿耳朵朝上,避免膿液倒流加重感染。睡眠時用干凈毛巾墊高頭部,促進分泌物引流。避免壓迫患側造成疼痛或二次損傷。
2、清潔消毒:使用醫(yī)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或3%雙氧水清潔外耳道,每日2-3次。操作時動作輕柔,避免將膿液推入耳道深處。清潔后保持耳部干燥,禁止游泳或淋浴進水。
3、抗生素滴耳:氧氟沙星滴耳液、氯霉素滴耳液、環(huán)丙沙星滴耳液等可局部抗感染。滴藥前將藥液溫熱至體溫,側頭使患耳向上,滴入3-5滴后保持體位5分鐘。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(xiàn)耳部灼熱感等過敏反應。
4、全身用藥:阿莫西林克拉維酸、頭孢克肟、左氧氟沙星等口服抗生素適用于伴發(fā)熱或淋巴腫痛者。需完成7-10天療程,避免耐藥性產(chǎn)生。服藥期間忌酒,注意是否出現(xiàn)皮疹或消化道不適。
5、手術治療:鼓室成形術適用于鼓膜穿孔超過3個月未愈者,乳突根治術用于膽脂瘤病例。術后需保持術耳干燥6周,避免擤鼻或劇烈運動,定期復查聽力恢復情況。
耳朵流膿期間建議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、菠菜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飲食。保持每日飲水1500ml以上,適度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。出現(xiàn)高熱、劇烈頭痛或面癱等癥狀需立即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