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胃感冒可通過蒙脫石散、口服補液鹽、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等藥物緩解癥狀。腸胃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、飲食不當、腹部受涼、免疫力下降、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。
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內病原體減輕腹瀉癥狀,對病毒性腸胃炎效果顯著。洛哌丁胺可抑制腸蠕動,但細菌感染時需慎用。用藥期間需觀察排便次數及性狀變化。
口服補液鹽Ⅲ能預防脫水,按每公斤體重50-100ml分次服用。嚴重嘔吐時可選擇靜脈補液,注意補充鋅劑縮短病程。兒童需監(jiān)測眼窩凹陷、皮膚彈性等脫水體征。
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可恢復腸道菌群平衡,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。布拉氏酵母菌能改善抗生素相關性腹瀉,儲存時需避光防潮。連續(xù)使用不少于1周效果更佳。
山莨菪堿片緩解腸痙攣性腹痛,青光眼患者禁用。熱敷腹部可協(xié)同減輕絞痛,避免使用阿片類止瀉藥導致腸麻痹。伴隨發(fā)熱超過38.5℃需聯(lián)用退熱藥物。
利巴韋林顆粒對輪狀病毒性腸炎有效,需在發(fā)病48小時內使用。干擾素噴霧劑增強局部免疫力,消化道出血者禁用。血便或持續(xù)高熱需排查細菌性痢疾。
發(fā)病期間選擇米湯、蘋果泥等低渣飲食,避免乳制品加重腹瀉。恢復期逐步增加蒸蛋羹、山藥粥等易消化食物,每日補充淡鹽水1000-1500ml。癥狀持續(xù)3天不緩解或出現意識模糊、少尿等嚴重脫水表現時需急診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