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菌藥的使用需遵循合理用藥原則,包括明確病原體、針對性用藥、足療程治療、避免濫用、監(jiān)測不良反應五個方面。
1、明確病原體:使用抗菌藥前應進行病原學檢測,明確感染病原體類型。細菌感染需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藥物,病毒感染禁止使用抗菌藥。盲目用藥可能導致耐藥性產生或延誤治療。
2、針對性用藥:窄譜抗菌藥優(yōu)先于廣譜抗菌藥。青霉素類適用于鏈球菌感染,大環(huán)內酯類對支原體肺炎有效,三代頭孢針對革蘭陰性菌。針對性用藥可減少菌群失調風險。
3、足療程治療:完整療程需根據感染部位和嚴重程度確定。社區(qū)獲得性肺炎通常需要7-10天,骨髓炎需4-6周。過早停藥易導致復發(fā)和耐藥菌產生。
4、避免濫用:普通感冒、非感染性腹瀉等病毒性疾病不應使用抗菌藥。預防性用藥僅限于特定手術或免疫缺陷患者。濫用會加速超級細菌的出現。
5、監(jiān)測不良反應:使用期間需觀察過敏反應、肝腎毒性等副作用。喹諾酮類可能引起肌腱炎,氨基糖苷類具有耳腎毒性。嚴重不良反應需立即停藥并就醫(yī)處理。
合理使用抗菌藥需配合日常護理措施。保證充足水分攝入促進藥物代謝,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增強抵抗力。用藥期間避免飲酒和劇烈運動,定期復查血常規(guī)和肝腎功能。出現皮疹、腹瀉等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咨詢醫(yī)師,切勿自行調整用藥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