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可能由遺傳因素、高鹽飲食、肥胖、長期精神緊張、腎臟疾病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為頭暈、頭痛、心悸、視力模糊、胸悶等癥狀。
1、頭暈頭痛:
高血壓患者常出現持續(xù)性或陣發(fā)性頭暈,尤其在體位變化時加重。頭部脹痛多集中在后腦勺或太陽穴區(qū)域,晨起時癥狀明顯,可能與夜間血壓波動有關。測量血壓可發(fā)現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舒張壓超過90mmHg。
2、心悸胸悶:
血壓升高導致心臟負荷增加,可能引發(fā)心律不齊或心前區(qū)壓迫感。部分患者描述為心跳沉重、呼吸不暢,運動后癥狀加劇。這種情況提示可能存在左心室肥厚等靶器官損害。
3、視力異常:
眼底動脈痙攣會造成視物模糊、眼前黑朦或飛蚊癥。嚴重時可能出現視網膜出血、視乳頭水腫,這是高血壓急癥的典型表現,需立即就醫(yī)處理。
4、肢體麻木:
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可能損傷周圍神經,表現為手腳針刺感或蟻走感。伴隨頸項僵直時,需警惕腦卒中的前兆癥狀,應及時進行頭顱CT檢查。
5、夜尿增多:
腎小動脈硬化會影響腎臟濃縮功能,導致夜間排尿次數超過2次。部分患者出現泡沫尿,這提示可能合并蛋白尿,需完善尿微量白蛋白檢測。
高血壓患者需限制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,推薦食用芹菜、黑木耳等富鉀食物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,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。居家監(jiān)測血壓應選擇晨起后、服藥前測量,記錄數據供醫(yī)生調整治療方案。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癥時需同時控制血糖血脂,定期檢查心電圖、頸動脈超聲等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