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腔粘連可通過超聲檢查、宮腔鏡檢查、激素水平檢測、月經異常觀察、病史回顧等方式判斷。宮腔粘連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、宮腔手術感染、激素失調、炎癥刺激、先天發(fā)育異常等原因引起。
經陰道超聲或三維超聲能清晰顯示宮腔形態(tài),粘連部位多表現為宮腔線中斷、內膜變薄或局部回聲增強。超聲無創(chuàng)且操作簡便,可作為初步篩查手段,但輕度粘連可能存在漏診。
宮腔鏡是診斷金標準,能直接觀察粘連范圍及類型,按嚴重程度分為膜性、肌性、結締組織性粘連。檢查同時可進行粘連分離治療,但需在月經干凈后3-7天進行,避免子宮內膜過厚影響視野。
雌激素水平低下可能導致子宮內膜修復障礙,通過檢測雌二醇、孕酮等激素,輔助判斷內分泌因素導致的粘連風險。激素異常者常伴隨月經量減少或閉經癥狀。
進行性月經量減少、痛經加劇或閉經是典型癥狀,可能與宮腔部分或完全閉塞有關。重度粘連者可能出現周期性下腹痛,提示宮腔積血可能。
多次人工流產、清宮術、宮腔感染史者風險較高,結核性子宮內膜炎患者更易形成致密粘連。不孕或反復流產病史需重點排查宮腔粘連。
日常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感染,經期禁止性生活及盆浴。飲食增加優(yōu)質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攝入,補充維生素E促進內膜修復。適度進行瑜伽、慢跑等運動改善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,出現月經異?;蛏系K時需及時就診婦科,通過超聲造影或磁共振進一步評估宮腔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