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缺鈣可通過增加乳制品攝入、補充維生素D、調整膳食結構、適度曬太陽、使用鈣補充劑等方式改善。牙齒缺鈣通常由飲食不均衡、維生素D缺乏、消化吸收障礙、內分泌紊亂、長期用藥等因素引起。
牛奶、酸奶、奶酪等乳制品富含生物利用率高的鈣質,每日攝入300-500ml液態(tài)奶或等量乳制品可滿足基礎需求。乳制品中的酪蛋白磷酸肽能促進鈣離子吸收,建議選擇低脂產(chǎn)品避免飽和脂肪過量。
維生素D通過激活腸道鈣結合蛋白提升鈣吸收率。每周食用3次深海魚如三文魚、沙丁魚,或每天攝入蛋黃、強化谷物可補充維生素D。血清25OHD水平建議維持在50-125nmol/L。
避免高鹽高磷飲食干擾鈣代謝,增加豆制品、深綠色蔬菜、芝麻等植物性鈣源。菠菜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建議焯水后食用,減少草酸鈣沉淀形成。
紫外線B波段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,春秋季每日暴露四肢皮膚10-15分鐘,夏季避開正午時段。緯度高于35度的地區(qū)冬季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制劑。
碳酸鈣、檸檬酸鈣、乳酸鈣是常見補鈣劑型,隨餐服用可提高吸收率。鈣劑每日總量不超過1000mg,需分次服用。長期補鈣者需監(jiān)測血鈣尿鈣水平。
規(guī)律進行負重運動如快走、跳繩可刺激牙槽骨鈣沉積,避免吸煙飲酒影響鈣代謝。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慢性腎病需??浦委熢l(fā)病。持續(xù)牙齦出血、牙齒松動需口腔科排查牙周病,孕期哺乳期女性鈣需求增至1200mg/日。膳食鈣與維生素D協(xié)同補充6個月以上可改善牙齒礦化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