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上出現小肉疙瘩可能與皮膚贅生物、皮脂腺囊腫、軟纖維瘤、尋常疣、傳染性軟疣等因素有關,可通過局部用藥、物理治療、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。
1、皮膚贅生物:常見于頸部或腋下,多為良性纖維上皮增生,與皮膚摩擦或激素變化相關。日常避免反復刺激,較大者可選擇激光或冷凍去除。
2、皮脂腺囊腫:毛囊堵塞導致皮脂潴留形成囊性腫物,表面可見黑頭。保持皮膚清潔,繼發(fā)感染時需外用莫匹羅星軟膏,頑固囊腫需手術摘除。
3、軟纖維瘤:中老年多發(fā),呈帶蒂的柔軟丘疹,與代謝異常有關。無癥狀者無需處理,影響美觀時可進行電灼或結扎術。
4、尋常疣:HPV感染引起的角質增生,表面粗糙。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,頑固病灶采用液氮冷凍治療,避免自行撕扯。
5、傳染性軟疣:病毒性皮膚病,表現為臍凹狀丘疹,具有接觸傳染性。外用鬼臼毒素或刮除治療,衣物需高溫消毒。
日常需注意觀察皮損變化,避免搔抓導致感染擴散。飲食上減少高脂高糖攝入,補充維生素A/C增強皮膚屏障功能。適度運動促進新陳代謝,但避免汗液長時間刺激皮膚。若腫物短期內增大、破潰或伴隨疼痛,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排查惡變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