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過敏可通過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地塞米松等藥物緩解。皮膚過敏通常由接觸性皮炎、蕁麻疹、濕疹、藥物反應、紫外線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1、抗組胺藥:氯雷他定通過阻斷組胺H1受體減輕瘙癢和紅腫,適用于蕁麻疹或花粉癥引發(fā)的過敏。西替利嗪對慢性特發(fā)性蕁麻疹效果顯著,需避免與鎮(zhèn)靜類藥物同服。這類藥物可能出現(xiàn)口干、嗜睡等副作用。
2、糖皮質激素:地塞米松用于急性接觸性皮炎或嚴重濕疹,能快速抑制炎癥反應。氫化可的松乳膏適合局部涂抹,連續(xù)使用不超過兩周。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或毛細血管擴張。
3、免疫調節(jié)劑:他克莫司軟膏針對特應性皮炎,通過抑制T細胞活性減少皮膚炎癥。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面部薄嫩皮膚,使用初期可能有灼熱感。這類藥物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控制使用周期。
4、屏障修復劑: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能修復受損角質層,減少外界刺激引發(fā)的過敏反應。尿素軟膏可緩解干燥性濕疹的脫屑癥狀,每日涂抹兩到三次。需配合低敏性清潔產品使用。
5、中藥制劑:復方甘草酸苷片具有類激素作用,適用于藥物過敏的輔助治療。爐甘石洗劑能收斂止癢,可用于蚊蟲叮咬后的皮膚反應。中藥治療需辨證施治,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。
過敏期間建議穿著純棉衣物,避免抓撓患處。飲食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西蘭花等食物,限制海鮮、堅果等易致敏食物。適度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皮膚屏障功能,運動后及時清潔汗液。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或面部腫脹需立即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