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睪炎可能由細菌感染、尿路逆行感染、性傳播疾病、前列腺炎擴散、醫(yī)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抗生素治療、局部熱敷、臥床休息、鎮(zhèn)痛藥物、手術引流等方式治療。
1、細菌感染:
大腸桿菌、葡萄球菌等病原體經尿道逆行感染是常見病因,急性期表現為陰囊紅腫熱痛,慢性期可能形成硬結。治療需根據藥敏結果選用左氧氟沙星、頭孢曲松等抗生素,配合陰囊托高減輕墜脹感。
2、尿路感染:
膀胱炎或尿道炎未及時控制時,細菌可能通過輸精管蔓延至附睪?;颊叱0橛信拍蜃仆础⒛蝾l癥狀。除抗生素治療外,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可沖刷尿道,減少細菌定植。
3、性傳播疾?。?/h3>
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占青年患者主要病因,多伴隨尿道分泌物。需伴侶同治,推薦使用阿奇霉素聯合頭孢克肟,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。
4、前列腺炎擴散:
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體可能通過射精管擴散,可能與久坐、飲酒等誘因有關。除抗感染治療外,建議每日溫水坐浴15分鐘改善局部循環(huán)。
5、醫(yī)源性因素:
導尿術或前列腺活檢后可能引發(fā)感染,需嚴格無菌操作。出現持續(xù)發(fā)熱或膿腫形成時需考慮附睪切開引流術,術后需保持傷口干燥。
急性期應避免劇烈運動,選擇寬松棉質內褲。飲食宜清淡,增加冬瓜、綠豆等利尿食物攝入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。若72小時內癥狀未緩解或出現高熱寒戰(zhàn),需及時復查調整治療方案。慢性患者可定期進行陰囊超聲監(jiān)測,預防纖維化導致的不育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