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(zhì)疏松可通過鈣劑、維生素D、雙膦酸鹽類藥物、雌激素受體調(diào)節(jié)劑、降鈣素等方式治療。骨質(zhì)疏松通常由年齡增長、激素水平下降、營養(yǎng)缺乏、缺乏運動、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鈣劑: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,補充鈣劑有助于增加骨密度。碳酸鈣、檸檬酸鈣、乳酸鈣是常見選擇,建議與維生素D同服促進吸收。日常可多食用牛奶、豆腐、芝麻等富鈣食物。
2、維生素D:促進腸道鈣吸收和骨骼礦化。普通維生素D需經(jīng)肝腎活化,骨化三醇為活性形式。缺乏日照的老年人需每日補充800-1000IU,可通過魚類、蛋黃等食物獲取。
3、雙膦酸鹽:抑制破骨細胞活性,減少骨吸收。阿侖膦酸鈉需晨起空腹服用,唑來膦酸每年靜脈輸注一次。用藥期間需保持直立姿勢30分鐘,避免食管刺激。
4、雌激素調(diào)節(jié):雷洛昔芬選擇性作用于骨組織,增加骨密度而不刺激乳腺子宮。適用于絕經(jīng)后女性,可能增加靜脈血栓風險,需評估心血管狀況后使用。
5、降鈣素:鮭魚降鈣素通過抑制破骨細胞緩解骨痛,適用于伴有骨折的急性期。鼻噴劑型使用方便,可能出現(xiàn)面部潮紅等不良反應,通常短期應用。
骨質(zhì)疏松患者需保證每日蛋白質(zhì)攝入,適量進行負重運動如散步、太極,避免吸煙飲酒。定期骨密度檢測可評估療效,居家需防跌倒,使用拐杖或防滑墊降低骨折風險。合并慢性疾病者需綜合管理,長期用藥需監(jiān)測腎功能及電解質(zh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