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狀缺損可通過樹脂充填、玻璃離子充填、嵌體修復、全冠修復、貼面修復等方式治療。楔狀缺損通常由橫向刷牙磨損、酸性物質(zhì)侵蝕、咬合力異常、牙齦退縮、牙頸部結(jié)構(gòu)薄弱等原因引起。
光固化復合樹脂是臨床常用充填材料,適用于淺中度缺損。操作時需制備斜面邊緣增加固位力,分層充填后光照固化。樹脂顏色接近天然牙,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(xiàn)邊緣著色或微滲漏。
玻璃離子水門汀具有氟釋放功能,能抑制繼發(fā)齲發(fā)生。該材料對牙髓刺激小,與牙體有化學結(jié)合力,特別適合接近牙髓的深缺損。但美觀性較差,多用于后牙區(qū)修復。
對于大面積缺損可采用瓷嵌體或金屬嵌體。嵌體在口外技工室制作,通過粘接劑固定,能精確恢復牙齒解剖形態(tài)。黃金嵌體生物相容性最佳,二氧化鋯嵌體兼具強度與美觀。
嚴重缺損伴牙體折裂風險時需行全冠修復。金屬烤瓷冠內(nèi)層為金屬基底,外層烤瓷美觀;全瓷冠無金屬底層,透光性更接近天然牙。修復前需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。
前牙區(qū)淺表缺損可選用瓷貼面或樹脂貼面。瓷貼面需磨除0.3-0.7mm牙體組織,樹脂貼面可微創(chuàng)修復。貼面能改善牙齒色澤與形態(tài),但需避免咬硬物以防折裂。
日常應選用軟毛牙刷避免橫向用力刷牙,減少柑橘類酸性食物攝入。修復后每半年進行專業(yè)潔治,使用含氟牙膏增強牙體抗酸能力。咬合異常者需配合咬合墊治療,牙齦退縮患者可考慮軟組織移植術(shù)。修復體出現(xiàn)松動或敏感需及時復診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