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陰或肛門周圍出現(xiàn)蛆蟲寄生可能由衛(wèi)生條件差、開放性傷口感染、糖尿病未控制、寄生蟲感染、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。可通過局部清創(chuàng)消毒、抗感染治療、血糖管理、驅蟲治療、免疫調節(jié)等方式處理。
長期未清潔會陰部或糞便殘留可能吸引蠅類產(chǎn)卵。蠅卵在潮濕溫暖環(huán)境中孵化成蛆,常見于嬰幼兒、臥床患者或自理能力差人群。需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,穿棉質透氣內衣,排便后徹底清潔肛周。
會陰部外傷、潰瘍或手術后創(chuàng)面未妥善處理時,腐敗組織可能招引蠅類??赡芘c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鏈球菌等感染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紅腫滲液、壞死組織增多。需外科清創(chuàng)去除蛆蟲及壞死組織,配合使用莫匹羅星軟膏、磺胺嘧啶銀等外用抗菌藥物。
血糖控制不佳者易發(fā)生會陰部皮膚感染,高糖環(huán)境加速組織壞死。糖尿病足潰瘍合并蠅蛆病發(fā)生率較高,患者多伴傷口愈合延遲、周圍神經(jīng)病變。需規(guī)范使用胰島素或二甲雙胍控制血糖,局部應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愈合。
蠅蛆病由特定蠅類幼蟲引起,如嗜人瘤蠅、絲光綠蠅等。熱帶地區(qū)多見,幼蟲可穿透完整皮膚寄生??赡芘c接觸污染水源、土壤有關,常伴劇烈瘙癢、皮下爬行感??诜⒈竭_唑、伊維菌素進行驅蟲治療,嚴重者需手術取出幼蟲。
艾滋病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患者防御功能下降,蠅卵更易在皮膚定植。這類患者往往合并多部位感染,傷口久治不愈。需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,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,必要時進行負壓傷口治療。
保持會陰部干燥清潔是預防關鍵,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后擦干。選擇高蛋白飲食如魚肉、雞蛋促進組織修復,補充維生素C增強皮膚抵抗力。避免久坐不動,每小時起身活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。出現(xiàn)異常分泌物或傷口兩周未愈時需及時就醫(yī),糖尿病患者應每周檢查足部皮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