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發(fā)炎可通過阿莫西林、甲硝唑、布洛芬等藥物緩解,通常由齲齒、牙周炎、智齒冠周炎、牙髓感染、外傷等因素引起。
細菌感染是牙齒發(fā)炎的常見原因,阿莫西林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,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效果顯著,兩者聯(lián)用能覆蓋多數(shù)口腔致病菌。用藥期間需避免飲酒,防止雙硫侖樣反應。
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牙齦腫脹和疼痛,對牙髓炎急性發(fā)作有緩解作用。可配合局部冷敷,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造成凍傷。
氯己定含漱液能減少口腔細菌負荷,每日含漱2-3次。丁硼乳膏涂抹患處形成保護膜,緩解食物刺激。使用前需清潔口腔,避免吞咽藥物。
智齒冠周炎可能與阻生齒周圍盲袋積存食物殘渣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張口受限、頜面部腫脹。除全身用藥外,需用生理鹽水沖洗盲袋,必要時行牙齦瓣切除術。
深齲導致的牙髓炎需根管治療清除壞死組織,牙周炎患者需進行齦下刮治。延誤治療可能引發(fā)頜骨骨髓炎或間隙感染,出現(xiàn)發(fā)熱需立即就醫(yī)。
治療期間建議選擇溫軟食物如南瓜粥、蒸蛋,避免過硬或過冷過熱刺激。每日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,配合牙線清理鄰面。急性期過后可進行超聲波潔牙,每半年定期口腔檢查預防復發(fā)。持續(xù)疼痛超過3天或伴面部腫脹需及時就診,排除頜面部間隙感染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