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后縮陰運動可在惡露排凈后逐步開展,具體時間需結合分娩方式及恢復情況調整,順產通常6周后、剖宮產需8周以上評估。
陰道分娩后盆底肌群存在不同程度拉伸損傷,產后42天復查確認子宮復舊良好、無陰道炎癥或傷口未愈問題,可開始凱格爾運動。初期以靜態(tài)收縮為主,每日3組每組10次,收縮保持3秒后放松。
腹部手術切口愈合需更長時間,過早腹壓增加可能影響瘢痕形成。建議術后8周經超聲確認子宮切口愈合,結合盆底肌電評估結果制定方案。初期避免仰臥起坐等腹部發(fā)力動作。
第一階段進行慢速凱格爾訓練,適應后增加快速收縮與持久收縮交替訓練。產后3個月可引入陰道啞鈴輔助鍛煉,從20克開始逐步增加重量,配合臀橋運動強化整體盆底功能。
存在盆腔器官脫垂二度以上、壓力性尿失禁或慢性盆腔痛者,需先進行生物反饋治療。產后抑郁未控制或重度貧血患者,應推遲至血紅蛋白>100g/L且心理狀態(tài)穩(wěn)定后再開始訓練。
建議在康復醫(yī)師指導下學習正確收縮方法,避免錯誤代償性收縮導致腹直肌分離加重??膳浜系皖l電刺激改善肌肉募集能力,結合呼吸訓練提升運動效果。
產后恢復期應保證每日攝入60g優(yōu)質蛋白促進組織修復,增加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C促進膠原合成。哺乳期婦女需避免過度節(jié)食,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等有氧運動。出現運動后持續(xù)腹痛或異常出血需立即停止訓練并就醫(yī)復查,定期進行盆底肌力評估可動態(tài)調整訓練方案。產后6個月內是盆底康復黃金期,但需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操之過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