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尿管狹窄手術成功率較高,具體與狹窄類型、手術方式及患者個體差異有關,常見術式包括輸尿管鏡內切開術、輸尿管狹窄段切除吻合術。
輸尿管鏡內切開術適用于單純性狹窄,采用鈥激光或冷刀切開瘢痕組織,創(chuàng)傷小且恢復快。輸尿管狹窄段切除吻合術適合長段狹窄或閉鎖病例,需切除病變段后重新吻合輸尿管,術后需留置雙J管支撐。
結石繼發(fā)狹窄手術成功率可達85%-90%,可能與結石長期刺激導致炎性增生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腰痛、腎積水。醫(yī)源性損傷所致狹窄成功率約75%-85%,與手術器械損傷或放療后纖維化相關,常合并輸尿管瘺或梗阻。
短期并發(fā)癥包括尿外滲和感染,發(fā)生率低于10%。長期需關注再狹窄風險,術后3個月復查尿路造影評估通暢性,再狹窄多發(fā)生于術后6-12個月。
術后規(guī)律服用坦索羅辛改善排尿功能,配合塞來昔布抗炎鎮(zhèn)痛。預防感染可選用頭孢呋辛或左氧氟沙星,必要時采用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抑制瘢痕增生。
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較慢,需嚴格控糖。吸煙者術后再狹窄風險增加2-3倍,建議術前至少戒煙4周。合并腎功能不全者需評估手術耐受性。
術后飲食需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、竹筍,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ml以上促進排尿?;謴推诒苊鈩×疫\動防止雙J管移位,可進行散步、八段錦等低強度活動。定期復查超聲監(jiān)測腎積水變化,術后1年內每3個月隨訪1次。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血尿或腰痛加劇需及時返院檢查。